您当前的位置 :三板富> 咨询 > 正文
关于「企业智能化」的学习笔记
2023-01-13 13:52:03 来源:泡财经 编辑:news2020

为了理解,什么叫「数字化」「数智化」「智能化」这些黑话,最近两周,读了不下20万字相关材料。

昨天,中国信通院联合“双实企业”联想集团发布了一份《中国企业智能化成熟度报告(2022)》,七万多字,又逼着自己逐句顺读,颇有些心得,老规矩十条笔记共享。(P.s.要学就向塔尖学习,酣畅淋漓)

主笔/村口有牛


(相关资料图)

文章架构师/静静

出品/巨头财经

01.

先说几个有趣的数据。

•我国,99.6%的企业生产经营中使用计算机;

•我国,96.5%的企业生产经营中用信息化管理;

德勤2021年调查报告,全球2750家中型企业,69%的企业高管表示疫情期间,企业的智能化转型显著加速;

清华大学调研,212个知名大中型企业为样本,53%的企业认为经过疫情后,企业在中长期经营管理中会加快智能化转型。

工信部示范项目数据,制造企业在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后,其生产效率平均提升37%,能源利用率提升16%,运营成本降低21%,产品研制周期缩短30%,产品不良率降低25%。

02.

明确智能化三大价值:

①运营价值。包括降本增效、恢复增长、客户体验的改善、满意度提升、客户黏性的增长等;

②战略价值。包括催生新的业务模式(比如在线分销、在线订阅服务等)、打造新增长引擎(逐步提升智能化营收占比)、建立韧性发展能力;

③行业与社会价值。一是能否带动整个上下游,让整个产业链条升级,巩固企业龙头地位;二是能否履行社会责任,有效创造节能减排、环境保护、数据隐私安全、关爱弱势群体等。

能把运营价值排到第一位,足以证明其务实性>务虚性,后面的大量案例可以佐证。

企业智能化转型框架

03.

明确智能化四个必须:

①必须是一把手工程。

只有自上而下的“顶层规划”,才能从公司整体愿景目标出发,描绘出清晰的、统一的、可迭代的转型蓝图,才能避免各部门各自规划、分散投资、平台功能重复建设,上下同欲是非常关键的智能化转型起点。

然而,大多数情况是,智能化转型战略在老板眼中永远是清晰的,在全公司中保持步调一致却是极难的。关于这点,联想集团副总裁、中国区战略及业务拓展副总裁阿木,有个很生动的比喻,“难度相当于,让一个马夫学会开车。”

②必须要有组织和文化土壤。

一切转型要想真正落到实处,永远离不开组织、人才和文化的支撑,要将理念做到“内化于心,外化于行”。比如,有没有设置专门的数据科学家?有没有AI工程师支撑升级?有没有在人员招聘中明确数字化胜任力模型和技能要求?有没有将数字化与公司价值观融合?

③必须要有数字化底座。

传统IT架构的扩展性和灵活性都比较差,很难支持企业对市场随时应变的需求,比如任何一个新功能的引入或调整,都会导致牵一发而动全身,不仅响应缓慢,成本也很高。为支撑高效的智能业务运营,需要基于【端-边-云-网-智】一体化的新IT架构建设企业的数字底座,才能高效敏捷开发实现。

而且,还需要澄清一个误区,数字底座不仅仅是建一个私有云,而是包括云化的基础设施、中台化和云原生的技术平台、运维和安全在内的整体“根基”。

④必须以业务为实际导向。

在数字底座上,培育出业务运营的“枝干”,即在企业的研产供销服等价值链环节实现智能化,建立起贯穿全价值链的智能运营管理体系。

04.

文中,有一句话非常精妙:“在企业主价值链上,各业务部门自己去寻找新场景,用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手段和工具去实现业务创新”。

意思是说,集团做好系统和工具赋能,别过多插手业务,让业务自己去找到价值点,有点「包产到户」的感觉了,这是对的。

一般来说,有五个实际的应用场景:

•智能产研:通过PLM(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),提升产品研发效率,建立敏捷开发模式;打通产销数据、打通客户需求和舆情数据等。

•智能供应链:对于制造类企业而言,智能供应链和智能制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包括需求管理、采购计划、生产计划、以及运输管理的流程自动化,建设MRP(物料需求计划),SRM(供应商关系管理)等信息系统;通过智能排产、智能分货等AI应用做端到端的智能决策分析等。

•MarTech(智能营销):包括数字营销触点的建立、直达客户的流量、营销数据的打通、以客户细分、客户标签等大数据为基础的精准营销等。

•SalesTech(智能销售):包括建立全渠道销售体系(包括线上、线下),渠道的整合,统一的销售管理系统提升商机跟进效率、提高赢单率,数字化销售模式的采用,AI技术广泛应用在精准产品、定价优化、线索评分、客户细分等场景的应用等。

•智慧服务:统一的客户信息和多媒体接入,服务流程的数据拉通,问答机器人等AI应用等。

再补一句要点,转型过程中,企业的智能化运营管理体系,要基于统一的数据平台,做到综合决策、科学决策、实时决策。

05.

整个报告最有行业定标意义的是,提出了“企业智能化转型框架”和“智能化成熟度模型”。

或许参考了自动驾驶的L评级,报告第一次把企业智能化成熟度划分为L1-L5五个等级。

企业智能化成熟度模型

•L1:单点尝试,企业只在一些局部场景中,浅尝了数字化应用或单点智能化产品,比如建立电商能力、投放数字广告等;

•L2:局部建设,企业在部分价值链部门,比如生产制造、销售和服务等,各自进行了数字化,例如商机管理系统和客服平台等;

•L3:数字底座建设,企业智能化转型战略取得普遍共识,正在打造包括边/云/网基础设施管理和技术中台在内的,公司统一的数字底座;

•L4:智能运营,企业不仅完成了数字底座的建设,而且打造了统一的业务中台,AI技术也得到全面应用,基本实现全价值链的智能化运营;

•L5:创新发展,企业新IT技术已经与业务活动全面融合,并且借力新IT技术去变革公司的业务模式,他们往往也是所在行业的领军企业,有的甚至开放自身智能化转型的成果,带动本行业商业模式的整体变革。

有模型就有了参照系,几个关键调研结论:

①仍有84%的中国大型企业处于L1到L3的水平;

②制造业、医疗卫生行业相对滞后;

③IT投入越大的企业智能化水平越高。

不同行业的智能化四大能力得分

06.

智能化转型最大的挑战,还是缺乏数字底座。

个人理解这个底座,是需要一个战略合作级的、具有全面能力的智能化服务商,尤其对于传统的制造业等企业,优势在于产业,短板在于数字化能力、智能化能力,各家服务虽多,但是互不兼容,耗散了大量的资源投入。

每个行业每家公司对数字化底座的指标要求,都不尽相同,其中九大能力子项(边·云·网基础设施、云原生平台、大数据、AI、IoT(物联网)、区块链、应用开发平台、智能运维、全栈安全),离真正赋能业务场景,促进产业发展还有一定的距离。

07.

案例1:冠捷科技

冠捷科技是一家液晶显示器及电视智能制造企业,个人PC显示器已经连续18年全球第一,市占率稳定在30%以上;全球电视市场占有率约6%,排名前五。

【面临挑战】质量检测一直是显示屏生产的重要一环,耗费大量人力,且检测质量稳定性难以保证。在2020年以前,冠捷采用的是AOI光学检测,以单一标准的画面作为正样本进行检测,存在设备成本高、检验节拍长、效率低下、产能弹性差等缺陷。

【转型方案】2020年开始,冠捷将屏幕质检环节升级为AI智能检验单元,在联想提供的机器视觉、Edge AI小样本算法的基础上实现了自主负样本学习的自迭代功能,有效提高了质检智能水平。在显示屏质量检测环节节省了50%的人力成本,提升了30%的检验效率与准确率。

【转型结果】质检环节只是一个切入点,后续还打造了多条智能化生产线,目前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智能制造模式,并力争于2024年、2026年分别实现数字化工厂建设和智能化工厂转型。

08.

案例2:高斯(中国)

高斯图文印刷系统(中国)有限公司,成立于1958年,在中国印刷设备领域,是创立时间最早、技术能级最高、产业规模最大,国际影响力最广的企业。

【面临挑战】印刷设备产品使用周期长,面临难运维、难升级、客户需求难满足等问题。客户购买设备产品后,有长期且大量的调试维护需求,需要依靠工程师多次前往现场,识别问题、提供方案、现场处理等,产生的运维管理成本居高不下。

【转型方案】高斯(中国)与联想展开合作,联想将ARM架构的ECG工业网关设备和LeapIoT工业物联网软件平台,嵌套在高斯(中国)书刊印刷解决方案M-700S中。将设备运行的数据经过实时传输、整合与呈现,生成可追溯的数据记录,帮助客户实现数据驱动的精细化印刷生产管理。

【转型成效】对客户而言,大幅提高设备调试效率,使得设备平均废张减少了80%,从1000张左右降低到200张左右;对高斯(中国)而言,大幅度提高了运维效率,设备故障率降低50%,员工的出差成本大幅降低65%,售后服务的客户满意度提升80%。

案例太多,就不一一列举了,其实案例才是生动的,不需要那么多名词,都是很朴素的需求。

有趣的共性是,解决了一个小问题,会带来一串新甜点,这个快感是不可逆的。

09.

其实,联想自身也是案例之一。

在联想的合肥智造基地——联宝科技,每天可处理8000笔以上的订单,其中80%是单笔小于5台的个性化定制产品,利用AI算法可以在两分钟内完成排产,在提升效率的同时实现节能降耗。

在N多数字化服务商里,联想有三个优势:

其一,自己有38年的制造业经验,与多年的智能化转型积淀,形成一套经过实战检验的智能化转型框架,在过去的5年间,联想也助力数百家大型企业、3万余家中小企业完成了,从信息化到数字化、智能化的成长;

其二,基于“端-边-云-网-智”新IT架构的全面布局,建立了3S全栈产品、服务和解决方案的交付能力,梳理和沉淀出具备云原生、中台化、AI智能特征的、驱动业务模式转型的智能IT引擎——“擎天”,包括IaaS混合云(xCloud)、技术中台和通用业务中台的GPaaS以及面向不同行业领域的VPaaS。

其三,“企业的智能化转型,是一个螺旋提升的过程,需要陪伴式的服务。”联想中国的定位就是,提供全栈全周期服务,做客户的新IT Partner。

报告发布会直播里,联想集团副总裁、中国区战略及业务拓展副总裁阿木,分享了基于联想技术创新实践沉淀出的智能化转型方法论:首先,制定智能化转型战略,各层级统一规划、统一行动;其次,打造集团统一数字底座,筑牢智能化转型根基;最后,打造智能IT引擎——擎天,驱动业务模式变革。

联想将自身的实践经验“内生外化”,近5年,累计助力数百家大型实业实现智能化转型。

10.

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刘军,有这样一个观点:智能化转型是未来十年,中国企业穿越经济周期的利器。企业对转型的认知是否清晰、企业转型路径和方向是否正确尤为重要。

个人深以为然。这也让我想起了明代田歆一句诗:“追风赶月莫停留,平芜尽处是春山。”

拿起锄头,走向田间地头;

仰望星空,开嗓引吭高歌。

标签: 业务模式 联想集团 基础设施

相关阅读
版权和免责申明

凡注有"三板富 |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"或电头为"三板富 |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"的稿件,均为三板富 |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独家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;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"三板富 |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",并保留"三板富 |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"的电头。

最新热点

精彩推送

 

Copyright © 1999-2020 www.3bf.cc All Rights Reserved 
三板富投资网  版权所有 沪ICP备2020036824号-16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