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 :三板富> 咨询 > 正文
大幅减亏,快手全面盈利的好日子要来了?|天天微头条
2023-03-31 11:47:28 来源:异观财经 编辑:news2020

出 品 | 异观财经

作 者 | 鬼神前鬼

异观财经消息,3月29日,快手发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务业绩报告。不得不说,快手交出了一份超出市场预期的喜报,作为快手投资者的我,看到快手的几个关键数据均保持增长,着实让我心生喜悦,在持续削减营销费用的情况下,用户规模保持增长,国内业务实现全年盈利,那么,快手全面盈利的好日子是不是要来了呢?


(资料图片)

财报发布的当天,异观财经已经做了一个简单的快评,今天就来写写相对深度的分析,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和交流。

事实上,抖音和快手作为国内两大短视频平台,似乎抖音的声量一直都比快手要高,自快手上市以来,快手在二级市场上的关注度似乎并不是很高,如果把抖音和快手拿来对比,从外界的声音来看,不看好快手者居多,这样的情况出现,某种程度与大众对快手的认知存在一定偏差有关。

如今的快手到底是怎样的一家公司,与你印象中的公司一样吗?

用户大多来自下沉市场的快手,用户规模增长不乐观?

众所周知,快手是从下沉市场发展壮大起来的,在众人的普遍认知中,快手用户也大多来自下沉市场,而下沉市场用户快手能覆盖的基本都覆盖了,因此快手用户增长面临重大挑战,同时,面对抖音这一强大对手,快手想要覆盖一、二线市场用户,恐怕更难。

但与上面这一普遍认知不同的是,快手应用的用户规模保持了持续的增长,在2022年Q4突破历史新高,平均DAU同比增长13.3%达3.66亿,平均MAU同比增长10.7%达6.4亿,同比净增620万,超过上一季度531万的净增。互相关注的用户对数达267亿对,同比增长63.4%。

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显示,截至2022年12月,短视频用户规模首次突破十亿,用户使用率高达94.8%。对比这一数据,以及快手用户规模保持增长的态势,快手在用户规模方面未来还有不错的上涨空间。

此外,四季度,快手应用每位日活用户日均使用时长也在增长,从上年同期的118.9分钟,同比增长12.6%至133.9分钟,使用时长的增长,说明应用平台用户的黏性越来越强。

(制图/异观财经;数据/快手财报)

从上图看出,虽然用户黏性在四季度出现了环比回落,但依旧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位置。

值得关注的是,快手应用用户增长是在持续控制营销费用的前提下实现的。四季度,快手营销开支同比减少5%至97亿元,已连续四个季度大幅压缩营销开支,2022年前三个季度,营销开支分别同比减少19%、22%和17%。

(制图/异观财经;数据/快手财报)

用户增长如果不靠营销买量,那么最终能吸引、留存用户,并愿意让用户花费更多时间在平台上,最本质、最关键的还是要靠丰富多元的优质内容。用户增长方面,重点要关注快手创作者生态建设,如何帮助创作者变现,如何帮助创作者创作更多优质内容。

人们快节奏的生活,以及碎片化的娱乐消遣时间催生了短剧产业的巨大市场空间。而在短剧观看的群体中,一、二线城市的用户也非常之多。快手短剧则能很好的帮快手触达和吸引一、二线城市用户。

数据显示,快手短剧日活用户目前已超2.6亿,截至2022年末,星芒短剧的总播放量已达500亿+,年内播放量破亿的星芒短剧超100部。

亏损的快手,商业化能力被低估了吗?

快手一直以来被诟病的就是持续的亏损。如今的快手在大幅减亏,2022年全年,快手国内业务在经营层面实现盈利,经营利润达1.92亿元,集团经调整后EBITDA也实现转正,达18.1亿元。2021年同期,国内业务经营亏损为86.8亿元。

简单通俗来看,目前快手受到海外业务拖累,尚未实现全面盈利,我们假设下一家,如果快手想做一个盈利的公司,那么直接砍掉海外业务就实现。快手为什么不这么做呢?目前中国企业出海也是趋势,因此快手不可能放弃海外市场。

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,TikTok在海外发展面临的种种形势,相信也为快手敲响了警钟,未来快手在海外业务的推进需要更加谨慎,当然,相信聚焦国内业务同时,快手海外业务也会执行降本增效的策略。年报显示,快手海外业务的经营亏损也在同比大幅收窄,2022全年海外业务经营亏损同比收窄45%。

快手能否实现最终实现全面盈利,其商业化空间还有多大?

营收方面,快手2022全年总营收同比增长16.2%至942亿元,增速超越彭博市场一致预期的14.8%。

(制图/异观财经;数据/快手财报)

快手的营收来源包含直播、线上营销服务(广告)以及包含电商在内的其他服务。值得一提的是,此前直播收入一直是快手第一大收入来源,2022年,在各大互联网公司广告收入普遍下降的情况下,快手的线上营销服务(广告)收入是保持正增长,并超越直播收入,成为快手第一大收入来源。

(制图/异观财经;数据/快手财报)

数据显示,2022年快手线上营销服务(广告)收入达490亿元,同比增长15%。2022年Q4业绩显示,线上营销服务(广告)收入达到151亿元,单季收入创历史新高。广告收入同比增幅达14%,大幅超越彭博市场一致预期的9.5%。

在广告方面,快手未来还有增长潜能吗?还有哪些流量场景可以挖掘?

1、 创作者主页:目前快手有200万以上的达人,整体粉丝量超2000亿,不难看出,这些创作者流量巨大,私域黏性强,如果快手将这些创作达人运营好,将创作达人与品牌进行匹配,并提供个性化的商业服务,那么快手广告业务将会进一步增长。

2、 另外一个存在偏差的认知是:快手用户关注金融的用户不多。然而,官方披露的数据是是,快手每周有1.6亿用户观看财经相关内容。但快手金融行业广告投放曝光目前只覆盖到其中的12%,而对财经内容感兴趣的用户的线索表单转化率是非兴趣人群的19倍,这就意味着金融行业还有巨大的商业化空间。

3、 大众认为快手用户中下沉市场用户居多,相比一、二线城市用户,这些人的消费能力低,而事实上,新线城市、甚至一些三、四线城市的用户,这群人的支配收入更多、购买力更强,因为这些城市的人群往往因为不用背负房贷、车贷等大额贷款的资金压力,从而用于消费的可支配资金就更充足,消费力更强。在快手2023磁力大会上,快手磁力引擎产品负责人李明阳就指出,快手用户中全年消费5000元以上的人群里,新线用户占比70%。这个数据也是非常可观的,新线城市以及下沉城市用户的品牌意识越来越成熟,而很多品牌在一二线城市的销售已达到饱和状态,越来越多的品牌选择到新线城市、甚至更下沉的城市寻找新增量,快手如果能触及更多品牌客户,那么广告等收入也会打开新的上升空间。

包含电商在内的其他服务收入,是本年度同比增速最快的版块。数据显示,2022年快手其他服务同比增长31.4%至97.53亿元,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为10.4%。

电商方面,2022全年,快手电商交易总额(GMV)同比增长32.5%达9012亿,增速领先行业增长,帮助快手进一步获取市场份额。需要注意的是,四季度即便受到供应链及物流影响,快手电商GMV同比增长30%至3124亿元,创单季度历史新高,值得称赞。

在大众的普遍认知中,觉得快手用户中男性群体居多。而通常情况下,男性群体相比女性群体消费更加理性,消费时较少出现冲动消费,品牌更换的频次相对更低。

而对快手男性群体居多的认知偏差,对快手电商的价值判断也出现一定误差。快手磁力引擎产品负责人李明阳就指出,快手女性群体在整个快手撑起了半边天,快手的电商人群里面女性占比非常高,快手的高消费人群里面女性占比超过了八成。

快手电商主打“信任电商”,“信任”是基于一定情感基础的,一旦粉丝与主播之间建立起强情感关联,粉丝关注、信任主播,才能推动快手电商的良性发展,最新数据显示,快手应用互相关注的用户对数达267亿对,同比增长63.4%。

营收既是衡量企业核心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指标,是企业取得利润的重要保障,也是评估其创作经营性现金流量的基础。

目前,快手的收入实现多元化,在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下,广告业务能实现正增长已非常难得,其电商业务可能还会帮助快手释放更大的增长势能。

此外,快手的房产业务和蓝领招聘业务,为让快手商业化路径更广。2022年1月,快手推出蓝领招聘平台“快招工”,现已升级为“快聘”。目前,快手直播招聘平台“快聘”板块的去重月活跃用户规模已达到2.5亿。2022全年,快聘直播场次超500万场,提供岗位的企业总数已达24万家。2023年1月28日,快聘简历单日投递量突破了50万份。

快手理想家房产业务中心正式成立于2022年6月。2022年快手房产业务GTV(总交易额)突破100亿元。通常购买房产都是超大额开支,快手用户的购买力也是非常可观的。

截至2022年底,快手理想家房产已覆盖全国超67%的省份,深度合作城市已超70个,签约楼盘覆盖率超过50%,签约主播突破5000人,签约机构超60家。

从上面的成绩看,快手在房产、蓝领招聘领域也是大有可为,而这两个领域的市场空间是巨大的,作为快手的投资者,希望快手能带给我更多惊喜。

标签:

相关阅读
版权和免责申明

凡注有"三板富 |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"或电头为"三板富 |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"的稿件,均为三板富 |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独家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;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"三板富 |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",并保留"三板富 |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"的电头。

最新热点

精彩推送

 

Copyright © 1999-2020 www.3bf.cc All Rights Reserved 
三板富投资网  版权所有 沪ICP备2020036824号-16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